导航
清明节俗的祭祀文化内涵
发布人:花圈网 发布于: 2020/3/16

清明,既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又是我国一个传统节日。《岁时百问》曰:"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考究清明成为祭祖的传统节日,源于西周的墓祭,至唐代已成为祭制。《旧唐书·玄宗纪》:"寒食上墓,宜编入五礼,永为恒式。"宋代朝廷规定:"寒食至清明三日,各地均须祭扫陵墓,是日官员士庶,俱出郭省坟,以尽思时之敬。"清明祭祖便为后世沿之成俗。
  由于自古以来,以土葬为标识的墓地均起坟堆,经一年的风吹雨淋,坟堆不免土壤流失,树木凋残。因此到了第二年春暖花开,万物萌发,清新明洁之时,为祖坟墓地除草植树,清扫修整一番,谓之"扫墓"。为坟头加土,并在坟头压纸钱,谓之"上坟"。无论是公祭"人文初祖",还是民祭已逝的亲人、祖先;无论是国家祀典,还是民间的"扫墓上坟",都在庄重地对先人、先祖送上自己的思念和敬意。这种神圣的生命交流仪式,年年轮回,代代传承,构成了人们顽强生存和追求幸福的重要动力,传承了中华文明"礼仪"的祭祀文化,抒发了人们尊祖敬宗、慎终追远、继志述事的道德情怀。
  一、清明祭祖是中华文明"礼仪"的优良传统
  中国是一个有五千年宗法文明传承史的国家。古人认为人死之后,灵魂和躯壳相分离,躯壳可以腐烂消失,而灵魂却会永生不朽。为了得到自小哺育、养育和教育自己已经去世的父母、祖辈、历代列祖的保佑,故人们往往用供品,十分虔诚地去向"神主"行礼,这种社会活动就是祭祀。它属于"吉礼",为五礼(吉、凶、宾、军、嘉)之首,地位最重要。《左传·成公十三年》曰:"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是说祭祀作为人类一种最重要的文化活动,不仅源远流长,而且被看作是头等重要的大事。我们知道,国史和国家文明史的传承,是靠个人和家庭的传续来完成的,无个人和家庭的传续,历史将是苍白的,抽象的,且无人情味的。逢年过节特别是清明的祭奠仪式是个体与历史连接的精神脐带,才使今人的身份清晰而神圣。清明时节对祖先"祭之以礼"的优良传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续展开新的有机构成。
  二、清明祭祖是中华民族寻根谒祖的心愿满足
  人们之所以缅怀先人,祭祀祖先,是因为他们是自己的来源,他们的辛劳和奋斗是我们继续前行的起点,这是尊重生命与敬畏历史的不绝之流。"祭之以礼"的寻根追远的谒祖活动,是因为天下之人皆有本源,公民各有祖先,民族亦似同理。个体之祖先赖于血缘所系,民族之祖先显于象征血缘。虽在当今全球一体化的交融时代,"我是谁"的心灵追问的寻根意识仍不可避免,或招之聚于华夏,或去之散于五洲,公祭"人文初祖"或回家"扫墓上坟"谒祖,这种祭祀礼仪正好满足了海内外华夏赤子的心愿。
  三、清明祭祖是中国文化"教化"的重要形式
  清明祭祖活动是无形的心理感受活动和有形的礼仪行为活动相结合的礼仪形式。我们对祖先的祭祀并非相信"灵魂不死",而是一种道德信仰,是表达情感的礼仪之举。不仅是发自个体情感的感恩与缅怀,而且更为重要地还在于"慎终追远","继志述事",继承先人遗志,发扬光大其精神的积极举措,更具有"民德归厚"的教化意义。正如冯友兰说的:"行祭礼并不是因为灵魂真正存在,只是祭祀祖先的人出于孝敬祖先的感情。所以礼仪的意义是诗的,不是宗教的。"谁都清楚,祭奠的酒馔、香烛,一滴何曾到九泉,但我们却相信亲人、先祖领受了我们的情意和祭奠。这种庄重的仪式是一种情感的,礼仪的,道德意义上的真实。还有《礼记·祭法》:"祭者,所以追养继孝也。"今天我们通过祭祀活动,营造祭祖敬宗,尊老敬老的社会风尚,以和为美,以和为善,以和为贵,使人民安居乐业,国家长治久安,民族欣欣向荣。敬宗祭祖,缅贤先贤必将是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内容。

上一篇:清明扫祭
下一篇:清明扫墓的渊源
相关资讯:
 ·花圈一般多少钱一个?悼念之意,花圈代表您的哀思
 ·丧事花圈咸阳鲜花同城速递旬邑县淳化县彬县花店祭祀北京送殡仪馆
 ·天安堂公墓(呼和浩特市正北端哈拉沁村西(呼市殡仪馆左侧480米处))附近花圈店花圈花篮配送

客服热线/企业微信号:18939884868
QQ/微信同号:972445352
在线客服咨询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