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丧葬习俗
发布人:花圈网 发布于: 2019/9/3

  原坟、烧七、烧百天、烧周年、烧三周年解析

  1:自古中国丧葬习俗有:出殡日起三天原坟的习俗,即:在墓地下葬的需到墓地,上梁、摆供品、上香、踩院子、烧纸等程式。(骨灰盒在殡仪馆存放的,只摆供品、上香、烧纸)。

  2:人死之日起,每七天烧一次纸,烧七次,过七殿,共七七,四十九天,此为烧七(也叫:做七)。目前往往将做七改变为四次,即:一七(被三天原坟所代替)、三七、五七、七七、(现在只烧单数,烧大七)。按丧事习俗,烧一七、七七、以死者儿子为主,称做:有头,有尾;三七、以死者儿媳为主;五七、以死者女儿为主。(烧五盆纸花)。按丧事习俗,烧七(做七)。

  3:烧百天、烧周年、烧三周年的意义:人死到阴曹地府后,共有十位王官(阴府之检察官)和四位审判官,其职是:将亡者提询,以生前所作所为,善善、恶恶、加以侦讯,共有十位王官,掌理十殿,首先要过前七殿:第一殿秦广明王、第二殿楚江明王、第三殿宋帝明王、第四殿伍官明王、第五殿阎罗帝君、第六殿卞城明王、第七殿泰山明王、儿女烧七,希望父母在阴间能安然舒适,过王顺利。做七拜明王,查其生前|“善悪”的行迹,四十九天后移送阴曹法院经四审,每十日为一旬,调审一次:一审,(头旬,第五十九天)崔氏判官;二审,(二旬,第六十九天)李氏判官;三审,(三旬,第七十九天)韩氏判官;四审,(四旬,八十九天)杨氏判官;再过一旬就是九十九天烧百天(叫做短百天,长周年),再拜,第八殿平政明王、烧一周年拜,第九殿都市明王、烧三周年拜,转轮明王后、决定如何投生,转入来世。

  丧葬习俗2

  再民间丧葬上,也有许多的繁文缛节,并逐渐演绎出地方习俗。

  旧时丧礼分入殓、祭奠、发引三个阶段:

  1.入殓。死者临终时,家人为其穿寿衣。死后,亲属在炕前烧“倒头纸”,放声痛苦。一般死者当日入棺,称“入殓”。棺内铺一层干草(谷草),上面撒制钱、铜币或泥制古币,称“垫背钱”,再铺被褥,死者仰卧其上,口内放钱一文,衣袖内放两个白面馍馍,同时将烟袋锅、玉镯、玛瑙等死者生前喜爱之物放入棺内。若棺木未做成,需停尸,逢单日入殓。入殓后,孝子披麻捻,向亲友报丧,并安棚设灵堂,亲朋烧纸上香。灵前设供桌,供品有米饭、白馍、水果、糕点等。棺前放遗饭钵,内盛小米饭,插一双筷子和缚有绵球的芨芨草棍若干根,灵桌下放瓦盆,盛放纸灰。

  2.祭奠。(1)开吊,也称吊丧,出殡前三天开始进行。灵前悬挂挽联,大门内摆放“殃状”,上写死者姓名和生卒年月。门上张贴白色对联,门楼悬挂“岁头纸”,也称“纸挂子”。死者亲友在灵前烧纸上香,孝男孝女大哭,亲友送果碟子、三鲜饭或幛子。出殡前两天,请吹鼓手,有的请僧、道设道场念经。(2)送路,又称引路。出殡前一天或前两天晚上,数人持火把引路,吹鼓手在前面奏乐,孝子由人搀扶边哭边走,从村中大路通过,到五道庙前烧纸上香,然后顺路返回。(3)辞灵。若出殡前二日晚送路,则出殡前一日晚辞灵;若出殡前一日晚送路,则当日晚辞灵。孝子孝女跪在棺木两侧,亲朋到灵前上香,行三跪三拜礼,并大哭,孝子孝女要陪着痛苦。

  3.发引,即出殡。一般5天或7天出殡,也有9日出殡的。出殡前日黎明,死者亲属向遗体告别,木匠封棺木,并移动灵柩,意为通知亡灵离家。出殡时,死者长子持绳背棺,称“背大头”,其余孝子持丧棒依次随后,孝女在棺后哭着走向门外。灵柩放在抬具上,棺上放布置棺罩,孝子依次跪在灵柩前,长子摔瓦盆,扛“引路幡”,吹鼓手奏乐,抬起灵柩,走向墓地,孝子痛哭,沿路撒纸钱,女眷坐车跟在灵柩后。棺木下到墓穴后,孝子先铲土埋棺。

  出殡后3日内,每日下午孝子到坟地“验浆”,也叫“点浆水”。出殡后每过7天为祭奠日,共7个忌日。五七、七七黎明前死者亲属要长时间哭丧。百日内不剃头,3年内不办喜庆之事,节日不贴对联。

  若死者属未成年夭折,或未婚男女去世,则须当日入棺,葬于野坟或家坟旁。若死于外地,灵柩则不能入家院,在村外搭棚设灵堂,再行丧礼。

  穷人死后,丧葬从简,更有无棺木者,以炕席裹尸草草掩埋。

  建国后,部分农村仍沿袭旧丧葬习俗。60年代,河川区一些乡村平了部分墓地改作农田,并开始建立公墓。1967年,开始推行火葬,但乡村人仍将骨灰放入棺木,埋入墓地。现在,干部职工多实行火葬,丧礼一般改为追悼会。会上放哀乐,单位领导致悼词,死者亲属及生前好友送花圈挽联,佩带黑纱、白花,向遗体三鞠躬,以示悼念。乡村新旧习俗夹杂,既有孝子穿孝服、戴孝帽的,又有戴黑纱的;既有送花圈挽联的,又有送“三鲜饭”的。吹鼓手既吹奏哀乐悲调,又吹奏流行歌曲。

  群众将正月初二、清明节、七月十五、十月初一,称作“扫墓日”。每到此日,所有的孝子贤孙,都携带供品,前去扫墓祭祖,以寄托哀思,并表示子孙不匮,后继有人。

  丧葬习俗3

  送终

  生离死别”是人生中最痛苦的事。老人病笃处于弥留之际,大都是情依依、意连连,思念儿女,牵挂亲人。这时在家的儿女要日夜侍奉,不离左右,并要给在外的儿女捎话传信,催其速返。儿女在接到此类电、信之后,都是归心似箭,日夜兼程,望乡哭奔,力争与亲人生见一面。一时见不上,不但老人不会瞑目,就连儿女也是终生遗憾,还会被人们指为不孝。有时说来也巧,一旦儿女进门,老人就“撒手归天”一了。因此,儿女守护着父母去世,叫做“送终”。在这个时候,老人当着众人面吩咐一些身后事,如“掌柜的”谁当、事业的继承、则产的处理、账债的往来、对子孙为人处世的教导等等,俗叫“托家事”。对老人临终遗言,子女要一一应允,让老人放心,即使死后也不改其意。如果死者的所有子孙和亲人守着他死去,俗以为这是难得的“善终”。老人病危,儿孙还在忙自己的活,必然会遭众人的非议和亲邻的责骂。

  人到病重没指望的时候,男的要请舅家人来探望;女的要请娘家来问病,这在当地是必行的礼节,万一病故,好让他们知道人是怎样死的。不然,人亡之后,突然去请他们督丧,他们是会借故刁难的。如果,再和舅家、娘家人有其他不愉快的事,往往是请而不到,这时,惟一的办法就是孝子长跪在门外,叩头回话,求得同情和谅解。舅家、娘家人提出的丧仪条件要尽量满足。因为,当地风俗是和舅家、娘家人闹了别扭,丧事就无法顺利办理。

  穿衣

  死者临终时,亲人们就要为其剃头(男)、梳头(女)、盥洗、整容。咽气之前必须把寿衣(俗称“老衣”)穿上,一则死后不好穿;二则说是人死了再穿,就意味着光着身子走了,到了阴间还是无衣。寿衣大都是及早准备好的。当地习俗,寿衣要在闰年闰月缝制,取“功德润泽”后人之意。寿衣袖子讲长,要能遮住手梢,忌讳袖短露手。否则,后辈儿孙就衣不蔽体,伸手讨饭。在寿衣件数上,要穿单不穿双,是避免凶事成双的意思;在寿衣布料上,要穿平纹布,忌穿斜纹布,怕有一个“邪”字,后辈人搞邪门歪道;特别忌穿皮革,因为皮子是畜皮,穿了怕来世变成畜生;可以用绸子但不能用缎子,因为缎子和“断子”谐音,不吉利;寿衣不能用纽子,只能用布带,因为纽子和“扭子”谐音,怕后代出“逆子”。寿衣要两头见棉,即有棉衣、棉裤,冬夏如此,取“以棉(眠)为安”之意。寿衣里子多选用红色,意味着后辈人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子女先父母而亡者,要在寿衣上缀个白布条,以示在阴间也要为父母制服。除了公务人员之外,现在民间老人寿衣的样子,多数仍沿袭清朝、民国时期长袍短褂的款式,可见封建习惯的顽固性。人刚咽气,赶紧要把预备好的“噙口钱”放人口内,“噙口钱”也叫“口实”,是一枚铜钱或其他金属硬币,穿上红线,放人死者口内后,把红线另一段拴在寿衣布带上,防止溜入腹内,待盛殓时揪掉红线。关于往死者嘴里放“噙口钱”的事,民间有三种说法。一是把钱称为“宝”,把钱放进死者嘴里叫“口中含宝”,寓吉祥之意;二是说人辛劳一生,不管贻留多少,“噙口钱”是最后带走的“落头”;三是说人死了就变成了“鬼”,“鬼”还要投胎再脱生,再变成人,有了“噙口钱”,来世不受穷。

  有的在人死之后,还要给手里攥块馍馍,意味着在黄泉路上有饭吃,不挨饿,来生再世也不缺口粮。

  停床

  当病人换上寿衣之后,就应当将其从卧室中移到堂屋正室中来,作为临死者最后告别人世的正式场所,亲人们都守候其左右,让其安详地离去。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寿终正寝”。

  尸体停放在两条长板凳支起的板床上,下铺上谷草,谷草的根数跟死者的寿数相等,俗叫“隐身草”。为什么要铺“隐身草”?过去传说,人死后“魂”就离开了身体,但他并不知道自己已经死了,只觉得很轻松,就到处游玩。为了使他玩得愉快,暂时不让他看到自己的遗体,就用这些谷草隐藏起来。另一种说法是,人死后两天以内鬼魂还不让进“阴曹地府”,在阴间也不能胡游乱逛,又不能附体,所以要铺上“隐身草”让他暂时藏身。人死后,要把他的身体捋顺好,使他仰面朝天躺着,用一张轻薄的黄表纸或白纸把脸盖上,俗叫“苫脸纸”。人死后为什么要用纸苫脸,说法不一。一说是因为人死后脸色会变得难看,亲人们一看见他的面容,未免有些伤感或害怕,所以用“苫脸纸”遮住;一说是观察死者是否假死,若是假死,气出纸动,还可抢救复生;一说是遮挡尘土,防止噪音,有让死者安息之意。只有死人才能用纸把脸盖上。因此,人们非常忌讳活人用纸盖脸,怕惹来不祥。

  尸体入殓前,脚脖上套根绳圈,俗叫“绊脚绳”。传说,“停尸”期间,如果遇上打雷闪电或猫从身上跳过,死人会突然站起来,碰上什么东西或人,就抓住死死不放手,叫做“死不丢手”,非常吓人。所以,要用麻绳绊上,到盛殓盖棺时再解去。  原坟、烧七、烧百天、烧周年、烧三周年解析  1:自古中国丧葬习俗有:出殡日起三天原坟的习俗,即:在墓地下葬的需到墓地,

  上梁、摆供品、上香、踩院子、烧纸等程式。(骨灰盒在殡仪馆存放的,只摆供品、上香、烧纸)。  2:人死之日起,每七天烧一次纸,烧七次,过七殿,共七七,四十九天,此为烧七(也叫:做七)。目前往往将做七改变为四次,即:一七(被三天原坟所代替)、三七、五七、七七、(现在只烧单数,烧大七)。按丧事习俗,烧一七、七七、以死者儿子为主,称做:有头,

  有尾;三七、以死者儿媳为主;五七、以死者女儿为主。(烧五盆纸花)。按丧事习俗,烧七(做七)。

  3:烧百天、烧周年、烧三周年的意义:人死到阴曹地府后,共有十位王官(阴府之检察官)和四位审判官,其职是:将亡者提询,以生前所作所为,善善、恶恶、加以侦讯,共有十位王官,掌理十殿,首先要过前七殿:第一殿秦广明王、第二殿楚江明王、第三殿宋帝明王、第四殿伍官明王、第五殿阎罗帝君、第六殿卞城明王、第七殿泰山明王、儿女烧七,希望父母在阴间能安然舒适,过王顺利。做七拜明王,查其生前|“善悪”的行迹,四十九天后移送阴曹法院经四审,每十日为一旬,调审一次:一审,(头旬,第五十九天)崔氏判官;二审,(二旬,第六十九天)李氏判官;三审,(三旬,第七十九天)韩氏判官;四审,(四旬,八十九天)杨氏判官;再过一旬就是九十九天烧百天(叫做短百天,长周年),再拜,第八殿平政明王、烧一周年拜,第九殿都市明王、烧三周年拜,转轮明王后、决定如何投生,转入来世。

上一篇:祭祀青春
下一篇:民政部关于宣传贯彻《殡葬管理条例》的通知
相关资讯:
 ·菊花同城鲜花速递上海北京天津重庆武汉福州殡仪馆追悼念花圈襄樊
 ·万福山公益性公墓附近花圈寿衣店
 ·丧葬花篮

客服热线/企业微信号:18939884868
QQ/微信同号:972445352
在线客服咨询
在线客服